产品分类
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臭氧O3气体传感器易损件清单及更换流程

臭氧O3气体传感器易损件清单及更换流程

  • 更新日期:2025-08-21      浏览次数:18
    •   臭氧O3气体传感器广泛用于环保、医疗、食品加工等领域,用于实时监测臭氧浓度,其易损件的损耗会直接导致检测精度下降、响应延迟,甚至设备失效。明确易损件清单与科学更换流程,是保障传感器稳定运行的关键。​
       
        一、核心易损件清单及更换周期​
       
        1.臭氧检测探头(传感元件)​
       
        损耗原因:探头核心为电化学或光学敏感材料,长期接触臭氧会发生氧化反应,导致灵敏度衰减;高浓度臭氧(超5ppm)或潮湿环境会加速敏感材料老化,出现“零漂”或“满漂”。​
       
        更换周期:常规工况下(臭氧浓度≤1ppm,湿度40%-60%),建议6-12个月更换一次;高浓度或高湿环境下缩短至3-6个月,若传感器显示值与标准气体偏差超±10%,需立即更换。​
       
        2.过滤膜​
       
        损耗原因:过滤膜用于阻挡粉尘、油污等杂质进入探头,避免污染敏感材料,长期使用后膜体易堵塞或破损,导致杂质侵入,影响检测精度。​
       
        更换周期:每月检查一次,膜体出现明显污渍或破损时立即更换;粉尘多的环境(如垃圾处理厂)需每2周更换一次,建议选用原厂专用聚四氟乙烯过滤膜(透气性好、耐臭氧腐蚀)。​
       
        3.干燥剂​
       
        损耗原因:部分电化学型臭氧传感器内置干燥剂(如硅胶),用于吸附环境中的水汽,防止探头受潮。干燥剂吸水饱和后会变色(如蓝色硅胶变为粉色),失去防潮作用,导致探头受潮失效。​
       
        更换周期:每1-2个月检查一次,干燥剂变色达50%时更换;潮湿环境(湿度>70%)需每月更换,更换时确保干燥剂无粉末脱落(避免污染探头)。​
       
        4.信号传输线​
       
        损耗原因:线缆长期弯曲、拉扯或接触腐蚀性气体,会导致外皮破损、内部导线氧化,出现信号传输中断或数据跳变。​
       
        更换周期:出现信号异常时更换,常规使用下每2-3年预防性更换一次;优先选用带屏蔽层的耐臭氧线缆(如PVDF材质),避免信号受电磁干扰。​
       
        二、通用更换流程(以检测探头为例)​
       
        1.停机断电,安全准备​
       
        关闭传感器供电电源,拔掉信号线缆,在设备旁放置“维修中”警示牌;准备专用工具(十字螺丝刀、尖嘴钳)、新探头及无尘布,用75%医用酒精清洁工作台面,避免杂质污染新部件。​
       
        2.拆卸旧件,检查状态​
       
        用螺丝刀拧下传感器外壳固定螺丝,轻轻取出旧探头;检查探头接口是否有氧化痕迹(如发黑、生锈),用砂纸轻轻打磨氧化部位,同时清理外壳内部粉尘(用压缩空气吹除);记录旧探头使用时间与较后一次校准数据,便于分析损耗原因。​
       
        3.安装新件,精准对接​
       
        取出新探头,撕掉保护贴膜,将探头对准外壳接口(注意引脚方向,避免接反),轻轻推入并拧紧固定螺丝(扭矩控制在2-3N・m,防止压坏探头);若传感器有干燥剂仓,同步更换干燥剂,确保仓体密封良好(无漏气)。​
       
        4.调试验证,恢复使用​
       
        连接信号线缆与电源,通电后等待传感器预热30分钟(遵循原厂手册要求);用已知浓度的标准臭氧气体(如1ppm)通入传感器,检测显示值与标准值偏差,需≤±5%;若偏差超差,通过传感器校准接口(或配套软件)进行零点与满量程校准,校准合格后方可恢复监测。​
       
        综上,臭氧O3气体传感器易损件更换需遵循“先检查、再更换、后校准”的原则,定期维护与及时更换易损件,可有效延长传感器寿命(从常规1-2年延长至2-3年),确保臭氧浓度检测精准可靠。更换探头等核心部件后,建议24小时内持续监测数据,确认无异常波动。

    网站首页 | 走进我们 | 新闻中心 | 产品中心 | 技术文章 | 联系我们

    地址: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6011号车公庙绿景NEO-B座41楼4105   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站点地图   管理登陆

    ©2025 深圳市富安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  备案号:

   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

    服务热线